司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长生黄粱 > 第1章 紫气东来

第1章 紫气东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咣!邦邦!”

“平安无事~万物更始~”

寂静的长街深巷之中,悠远的两声梆子打破这万籁俱寂,拖着长长尾音的打更声紧随其后

更夫模糊的身形,随着长长的尾音,从深巷走到长街

月落星沉,明月皎皎

皎洁天光迎面打来,他身后那晦幽的影子,被疲惫的腿脚,从那深巷之中拖拽着剥离出来

此时已是寅时末了,仲夏时节的夜,总是短些

更夫任五四,走过无人的长街,用梆子再次敲响铜锣

“咚~咚咚咚~咚、”

他用木槌止住铜锣最后的颤音,有些轻快地喊道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五更平旦~,日始破晓~”

今夜最后的打更声融进清晨

遥远的东方,阴阳际会、天地相接之处

青冥天色愈发白亮起来

巩昌府城升起炊烟袅袅,缕缕炊烟缓缓消融进轻纱一般的清明晨雾

于是那地平线上又被抹上一缕淡紫色

洪武182年六月十六,仲夏既望

旭日初升,紫气东来

玉兔西落万籁宁,长街寂静断人行。

银河耿耿星光稀,鼓发谯楼趱换更。

滋啦一声

城门内的早餐摊子,短衣赤膊的小贩抬手擦去满额汗珠,顺手将油条扔下锅,陈年老油被烧的滚烫,映着朝霞显出红橙橙的颜色,油条滑入锅中,一阵麦面香气升腾

轻纱雾霭下,东西宽七十余里的巩昌城渐渐喧闹起来

像是伏地的巨兽慢慢苏醒过来,砸吧着嘴发出梦呓般的呢喃

值守城门的军士们打着哈欠,喝号一声,齐齐上前去抬起巨大的门闩后拉,坚固的内门便吱呀吱呀的敞开

头顶根根手腕粗的铁链被城墙上的绞盘扯的哗哗作响,瓮城的厚重的千斤闸缓缓升起

十来个军士顺着城门洞,小跑着上前去,喊着号子齐齐用力,厚重的外门被缓缓推开

巩昌府城固若金汤,瓮城、马面、角楼无数

单单是这普通的一个城门洞,都有内外两道厚重城门与一道厚厚的千斤闸阻隔

哗啦铁链声、嗬嗬号子声、门轴吱呀声

轰的一下,随着第一个走出城门的任五四,从巩昌城中涌出来

任五四结束了守夜,在城门处吃了一碗咸豆脑和两根热油条,豆脑碗里浇的热油辣卤驱走一夜疲惫与寒气,他翻身骑上一匹瘦弱老马,打着哈欠,和城门军士招呼一声,逆着入城的拥攘人群往城外去了

巩昌城坐落在赤县神洲西北

为陕西承宣布政使司所辖,洪武二年设为治所,也就是府城

天下承平日久,南来北往熙熙攘攘,走夫贩卒五行八作,巩昌府城经济活跃,也算是陇右繁华的大城之一。

城内长街小巷井然有序,屋舍俨然鳞次栉比,更有数十丈高楼起,危楼临风美轮美奂

城外,连绵万顷良田长满肥绿的青苗,挤挤簇簇着像碧湖麦浪,远处看,很像是平平整整地堆放了一叠绿毯。

有坞堡山村零星点缀其中,或依山或傍水,扼住交通要道,也扼住俊山险水

任五四青磕马腹,催促老伙计行的快些,他住在城西十里外的周家堡垂柏村

前年家里那瘦弱的婆姨,又给他生了一个带把的幼子胖娃,他已经年过不惑,之前也曾有三子一女,可惜都福薄命弱

长子长女刚养到牙牙学语的年纪就得了病匆匆早幺了

二子倒是长大成人了,十七八岁的时候,官府来人说是他路上遇到了熊罴,被熊罴一爪子撕了,送回来的尸体被啃咬的不成样子,有善心贵人听闻此事还给了他家两吊抚恤,又给他安排了打更这份活计,累是累了点,但比从地里刨食要强上不少

三子长得聪颖,三四岁便能识文断字,任五四就从城里算命先生那里求了个大号,唤作‘叶明’,可怜福薄,早慧身弱,那年春耕下地,一个不留神坠入枯井,再被救上来时,便成了一个不知冬寒夏暑、呆呆愣愣,且时常胡言乱语的愚痴

所以他对这个健康的小儿格外上心,年幼的四子也很是争气,长得虎头虎脑,从小能吃能睡,看起来比村邻的同龄稚子壮硕许多

任五四扬了扬马鞭,未及鞭落,老马识趣地紧了紧马蹄

大道两旁的垂柳远远落在身后,远远望见村头垂柏时,天光已然大亮

邻人老农扛着铁梨,赶着老牛迎面走来,大道已尽前方是阡陌小路

农人们都趁着暑气尚未高升,日头还不毒辣,早早地下田开始一天的劳作

任五四下马执缰,侧身让过老农

“十六叔可用了早食,我这还有些巩昌府的油条可要吃一些”?

“噢,是五四啊”,老农闻声才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