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文明破晓 > 第650章 政冷经热(十三)

第650章 政冷经热(十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别惹事。”此言1出,众人皆是点头。有人还没忍住,低声说了句“4楼”。听到这话,好几位夫人当即瞪了这位1眼。

4楼这词并不是什么民宿禁忌,而是在4楼住了两位克格勃的人。没人待见贪官污吏,但是更没人愿意被克格勃盯上。“别惹事”,无疑是保全自己的绝佳选择。

等柯察金再次回家,冬妮娅已经准备好了饭菜。夫妻两人边吃边聊,冬妮娅看柯察金心情不错,这才询问柯察金,有没有红旗汽车的票。

还别说,柯察金手里真的有这款副处级干部用车的票。柯察金不太明白冬妮娅怎么就这么崇洋媚外了,关于买苏联本国车还是买进口车,干部们有讨论,大家更想买国产车。现在干部们都在等着更高档的国产车出现,所以不太着急。

面对心爱的妻子,柯察金怎么都没有批评意愿。冬妮娅对丈夫的心情有着非常明确的感受,便露出了如花的笑颜,“亲爱的柯察金,就帮个忙吧。她家都有3个孩子呢!”

正说到这里,楼下传来1阵小家伙们正在外头奔跑的动静。柯察金心中不由得1软。不用看,他就能想到外头的局面,1群吃完饭的小家伙们正从各家跑出来,组成了打狼1样队5跑去附近的小公园玩。

想照顾好这帮小兔崽子们,真的很麻烦。柯察金在工作不忙的时候亲自送女儿上学,小家伙就磨磨蹭蹭的,挺费事。早上送3个小家伙去小学和幼儿园,真的是非常吃力。把他们装在车里,可就省事许多。

柯察金几口喝完了面前的红菜汤,说道:“冬妮娅,我们去副书记家坐坐。”

冬妮娅本想笑,却很快收起了笑意。她很严肃的点点头,“好的。只能帮他们这1次。”

半个小时后,柯察金与冬妮娅从教育局副书记家离开。副书记家住5楼,根本没敢把柯察金送到楼道里,只是在家里千恩万谢,又静悄悄的开了门,送两人出来。又立刻关了门。

柯察金家住3楼,柯察金倒是没什么感觉。身为革命军队出来的人,柯察金对克格勃倒是有些亲近的感觉,很能理解这些同志们的辛苦。

1周后,副书记家终于提到了车。与苏联几个汽车厂生产的模仿美国欧洲豪华车的外貌相比,红旗车的造型非常朴素。却给人1种温文尔雅的感觉。看着这款车,柯察金忍不住就想起了中国上海之行。

中国的强大给柯察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座城市的繁华,以及温暖的气候,柯察金真的没办法想象世界上有这么舒适的城市。能给柯察金留下更深刻印象的是广州,因为在上海谈完了农药化肥的生产后,柯察金还受命去了广州那边的农药生产基地。广州炎热的气候令柯察金都有些受不了。即便是11月初,气温甚至比基辅的夏季还要热。柯察金都怀疑,自己如果是在夏季到广州的话,能不能受得了。

中国人整体给柯察金的感受就是这种温文尔雅,他们和平的生活着,看上去热情又自制。柯察金很难将这样的国家与击败日本,击败英国的强悍国家联系起来。至于那个被俄罗斯击败的满清,柯察金也不是很清楚俄国到底凭什么击败中国。

此时,教育局副书记同志正好带着孩子们下了楼,看到柯察金,立刻露出了笑容,“柯察金同志,您要出门么?需要我捎上您么?”

柯察金连忙摇头,“不必了,我正准备回家。”

很快,汽车启动起来,副书记摇下车窗,向柯察金挥手致意。很快,汽车就上了宽阔的马路,在路中间行驶起来。

柯察金突然想到,自己要不要也买1辆汽车。现在柯察金用的车是单位给配的车,柯察金从没想过公车私用的事情,国家给的车自然要用在公务上。但是眼看自己就要有两个孩子了,冬妮娅也需要1辆汽车。柯察金自己没什么花钱的地方,家里的钱都交给冬妮娅管理。也不知道现在的存款够买车么?现在政府推出了1个政策,叫做分期付款。这倒是1个很好的办法。柯察金决定,给自己买1辆车,交给冬妮娅去开。

柯察金并没有想到,此时红旗车的生产企业,长春汽车集团正在进行1次关于苏联市场的讨论。中华民国商务部苏联科的副科长坐在讲台上,正口沫横飞的讲课。没错,不是介绍情况,而是讲课。

原本这应该是1场讨论会议,售后部门的负责人拿出的报告中显示,1932年到1933年,苏联进口汽车配件的需求增加了361%,整车出口增加了300%以上。最近几年,长春汽车集团暗中地区划分的前3的客户中,东北地区排第1,苏联排第2,内外蒙排第3。

原本河北地区排第2,随着迁都后,河北地区经济反倒活跃起来。在天津的汽车集团成立后,长春汽车集团在河北的销量顿足不前。虽然河北整体的汽车需求在持续增加,但是新增份额被天津汽车集团吃下了。从销售市场的角度来看,现在长春汽车集团必须非常重视苏联市场不可。

集团经营层当然知道这些,但是牵扯到苏联,大家就忍不住要吐槽苏联的制度。对中国来说,尤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