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大秦:开局被始皇听见心声 > 第124章 开放石渠阁

第124章 开放石渠阁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王上,我们假设一下,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现在你、我是孔夫子。

有个人是法家学派的文士,其思想观点很多都和自己相悖,和自己同朝为官,又和自己一样办私学,两人之间是竞争关系。

但少正卯比孔夫子能说会道,他口才了得,舌灿莲花,传道授业技术一流,吸引了很多学生,把原本自己的学生都抢了去,还在鲁国境内大力宣扬改革。

王上,你说,你是孔夫子本人,生不生气,想不想砍了少正卯?”

嬴政顺着林舒的思路想了想,把自己代入进去,点了点头。

林舒撑着下巴,眼珠子盯着左上方,一动不动,手指有节奏的轻拍桌角:“孔夫子怎可能不生气啊,气得做了鲁国的代理宰相,当政才七天就马不停蹄的杀了少正卯。

杀了就杀了,还给出一个荒诞的理由。

在《荀子.宥坐篇》中记载了孔夫子在面对弟子子贡等人的质问时,罗列了少正卯五条罪状,诬他“乱政”,告他妖言惑众,罪无可恕。

听听孔子控诉的五条罪状:一,“心达而险”(少正卯虽然才华横溢,通晓世事,但用心险恶), 二,“行辟而坚”(他心如明镜,但假装自己什么都不懂,还死不悔改),三,“言伪而辩”(巧舌如簧,善蛊惑人心,强词夺理且善于狡辩),四,“记丑而博”(总是刻意关注社会阴暗面,那些伟大光明的东西他却从来不宣扬),五,“顺非而泽”(破坏礼乐,不按礼仪行事,四处散播非正统思想,给别人洗脑)。

王上,你仔细想想这五条罪状讽不讽刺。

最讽刺的是这段历史最后还是被儒家学派的荀子所记录在册,传给后人为知。”林舒在心底给荀子点了个赞,真的是一百一十斤的体重,一百斤的反骨。

从某种角度来说,荀子应尊称孔子一声老师。

孔子诛杀少正卯一事,可算是孔子的黑历史,很难洗白的。

其他孔门弟子的著述中很少提及少正卯事件,因为得尊师重道,为尊者讳,刻意隐瞒,不能透露分毫老师妒贤嫉能、以言定罪的事情。

但荀子叛逆啊,敢非议先师,在著作中明确的记载前因后果,是非功过交由后人评说。

林舒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可取,压制言论自由也不可取。

不能跟孔子杀少正卯似的,因为别人抢了风头,和自己不对盘,思想观点不同就致人于死地,还罗列五条不太能站的住脚的理由,把别人当傻子糊弄。

要是每个文人学者在面对危及自身学说的人时,就使出铁腕手段,咔咔两刀,送人入黄泉,来维护自家学说的正统性,那天下还有安定的时候吗?

思想是要放飞的,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畅所欲言。

但一想,思想解放意味争斗,如今天下都没有统一,步子不能迈得太大,万一扯着蛋就遭了。

慢慢来,一步一个脚印。

嬴政听完若有所思,指尖不停的叩击着膝盖,如今朝堂上,儒法两家互相掐架,你争我斗,好不热闹。

他虽然重用法家,但是儒家传承悠久,对于某些观点思想,他认为还是挺不错的,就是那些老儒究成天歪歪唧唧的,惹人心烦。

他知道,他们是为了儒学的绝对统治地位,法家如是。

“你知道科举的试题吗?”嬴政抬眸凝视着林舒,突然出声问道。

林舒手中夹菜的动作一顿,不知道嬴政问话中何意,想了想,如实回答:“监考时,看过几题。”

她虽然一直在凑热闹,但是可避嫌了,不该看的东西坚决不看,以至于,科举结束都两天了,她真不知道科举试题。

嬴政侧过头,吩咐王内侍去来科举试题,王内侍没一会儿就回来了。

林舒接过六张试卷,大致扫了一眼,然后皱起眉头来。

看完最后一张,林舒折叠起来放在桌案上:“王上,这试题......”

她当初科举前给提了意见,不能单方面考察某一家学派的学术思想,尽量都混杂着来,不止要考文学积累,风花雪月,也得在治国良策,庶务实干方面考察一番。

要从第一届科举就打好基础,免得太过偏颇,选拔实用性人才。

好家伙,这试题考得实用倒是实用,皆是从如何安抚百姓,劝课农桑的观点出发的,就是策论题中儒家思想占据多数。

嬴政一直观察着林舒的神色,没等林舒问出为何他会同意最后试题的确定,就开口解释道:“寡人虽然不喜欢那些儒家学者,但是不得不承认,儒家的仁义礼智圣德性论“五行”思想就国家治理而言,更加符合国家安定的需求。”

林舒懂了,因为依照现在秦国的国情来说,攘外必先安内,要先把打下来的国土好好捋明白,干这事儿,儒家比较合适,你行你上。

“不管黑猫白猫,能捉到老鼠的就是好猫,同理,管它什么学派什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