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大秦:开局被始皇听见心声 > 第80章 政哥,赶紧打钱

第80章 政哥,赶紧打钱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考生范围确定了,我们再来商量一下考卷题目。”林舒看向淳于越和叔孙通二人。

这两位可是出题的主要负责人,她可不乱掺和。

“既然今年是结业考和选官考合二为一,那么就不能单方面只考就学识,还得考核一下庶务,政务方面。”淳于越说道。

林舒想起了古代的科举考试,唐朝科举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明算(数学)等多种科目,内容有时务策、帖经、杂文等。

宋朝科举有进士、明经科目,内容有帖经、墨义和诗赋,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

明清科举直接改为八股文。

眼底灵光一闪,她可以向前人学习借鉴一下嘛。

“选官试可以分为经义,策问,史学,文学,算学,工学六科。

经义考察考生对各学派经典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每次考试侧重的学家思想应吸纳百家精华,不可偏薄。

策问采用命题作文的方式,题目跟时务挂钩,由王上命题,考察考生的文笔,表达能力和针对处理庶务的不同想法。

史学考察考生对历史事件及历代人物的了解和分析能力。

文学考察考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算学考察考生的计算水平,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

工学由公输家,墨家等精通工程制作的匠人联合出题,考察考生关于机械、建筑、水利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你们觉得如何?”

“要不我们改个名字,选官试听起来太俗了,既然分科取士,选拔各个方面的人才,就叫科举试怎么样?”

众人都被林舒一长串的话砸晕了,扶苏的手腕极速在纸上滑动,直接起飞。

幸好他用的是墨笔,不是毛笔,不用重复浸染墨汁,要不然还跟不上老师说话的速度。

王绾,淳于越等人失神片刻,惊讶于林舒的所思所想。

尤其是淳于越,他是咸阳官学的校长,对于官学教导学生的东西再熟悉不过。

原来林舒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在布局啊!

六科考试选拔出的人才不说全能,但各方面不会太差。

尤其是在算学和工学方面极其聪慧的学生,绝对会是各方争抢的香饽饽,再也不会是人们眼中的杂学,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而且将科举试制度完善后,他能想象出,以后的学生接受的教导体系都会改变,再也不会是纯粹的只接受某一家学派思想。

诸子百家,百家争鸣,会是何等盛况。

在座的几人都有各自的学派,淳于越,叔孙通是儒家,王绾是法家学派。

历史上的张良开始学习的是儒家思想,后来他遇见黄石公,为黄石公捡鞋之后传授了他一部《太公兵法》。

虽然叫兵法,但是据分析里面写的并不是兵法,而是治国之道的法家谋略。

汉朝定国后,张良辞官隐居,离开刘邦出家为道,接受了道家思想的传承。

学习得那叫一个庞杂,既有儒家,法家又有道家,阴阳家。

但是以目前的情况来说,张良和扶苏差不多。

扶苏原本也是学习的儒家学派,但跟在林舒身后两年,渐渐跳出纯儒的圈子,现在哪家学派都不是。

历史上的赵高,他精晓司法,被嬴政任命为中车府令,还被派去做胡亥的老师,教他学习秦法,但实际来说,他并没有法家学派的认证。

现在的赵高,可能是个蛋黄派,也可能是个没钞疯,空洞派。( ・⊝・∞)

至于林舒,她是咸鱼躺平派。

王绾赞叹轻笑,分六科取士,侧重点不同,选拔出来的官员能力也不尽相同,取长补短,不失是个好计划。

林舒目光闪烁,偏过头用手撑着下巴:“如今官学的学生分为不同阶段的结业考,成绩不合格的便会被劝退,等以后各地都开办官学,全国的整体教育水平提高后,科举试也分层考吧。”

张良接过扶苏的记录工作,在一旁奋笔疾书。

扶苏有人帮忙,缓了一口气,揉揉有点发酸的手腕,决定回去就加大练字的强度。

林舒垂下眼睑,其实她也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可是如今的大秦国力支持不起,开办官学的资金大多都是来源于抄家,羊毛出在羊身上,用那些降国贵族们的家底来教育他们的子孙后代,还挺对得起他们了。

可惜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啊!

没有繁荣的经济作为后盾,义务教学很难维持下去,靠那些学生缴纳的少量生活费是不现实的。

如今的人口还不算太多,等六国一统,天下太平后,生育率会呈井喷式增长,当务之急还得要尽快解决教育资源的稀缺问题,培养出大量的老师出来,为以后做准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