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女尊之驸马难为 > 摄政3

摄政3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今日早朝变故频生,众臣心思各异。

无论是乐籍制度还是官妓制度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要是真的这么轻易被废除,那些制度下享受特权的士大夫阶层还不得闹翻了天。

君染自知需徐徐图之,可计划赶不上变化。

政令刚出中书门下,各大教坊就联合着闹起事来。不知是谁带的头,一批又一批的乐户、娼妓在丹凤门前长跪不起,哭天喊地,哀嚎不已,事情闹得很大,引得不少百姓驻足围观看热闹,一时间议论纷纷,众说纷纭。

这等伎俩属实卑劣。各大教坊的娼妓居然敢反抗朝廷?这其中没有幕后黑手撺掇唆使,君染不信他们有这个胆子。他们要真是敢于反抗,那便倒好了,也不至于沦落至此,被人当枪使。

乐籍是贱籍,一旦入了乐籍,世世代代都只能从事低贱的职业,以供士大夫阶层享乐。世代相传,久习贱业,永世不得为良。

教坊本是宫廷负责训练、培养乐工的音乐机构,分为内教坊、外教坊和宜春院,外教坊又分为左右教坊。“□□入宜春院,谓之内人。”可后来教坊势大,也渐渐变成藏污纳垢之处,竟“取良家仕女及衣冠别第伎人”,士大夫阶层为了掩盖其虚伪龌龊之行径,将妓改为伎,娼改为倡。教坊妓慢慢由乐伎转为娼妓,以愉悦人主。

乐妓提供音乐、歌舞、曲艺表演,很大程度上的确装点了官员们数不尽的席面,也成为不少文人墨客诗作灵感的源泉,但他们终究是不幸的。官妓社会地位最为低微,其命运注定悲凉,“出籍从良”根本就是痴心妄想。有多少文人墨客洞悉其注定凄凉的命运和结局,可又有多少人愿意施以援手呢?又有谁能真正从根源上救他们出水火呢?

废除乐籍,取缔官妓,难道对他们来说不是好事吗?

乍一听,这似乎确实是一件好事,但是那是对于下一辈而言的好事。可他们这一辈人呢?取消了乐籍,取缔了教坊,他们又该何去何从?他们并无技能傍身,即便回归良籍也无处可去,无以为生,还要忍受旁人说三道四,指指点点,倒不如在教坊中衣食无忧,皇粮照吃、奉银照领。

事情发生到这一步,也由不得朝臣反对了,废除乐籍与官妓势在必行。那背后推波助澜之人,自以为如此便能喝退他,殊不知这正好给了君染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

君染下令即刻查封京畿所有教坊,并着不良人协同京兆尹处置此事。至于在宫门前闹事的那群人,君染下令捉住其中带头闹事的头目,压入大牢,杀一儆百。其余人等念其初犯,暂不做计较。

考虑到消籍后的生存问题,君染特别允许各人各自取回多年累积财物用以谋生。同时允诺官府开办各类手工艺制作的培训班和官方门店,帮助他们学习生存技能谋生。

教坊之中有人精通文墨,有人善于织绣,有人巧于厨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些手艺活都是他们赖以为生的手段,何必非要以色侍人,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

君染相信教坊中不乏有沦落风尘却渴望逃出生天的苦命人,一朝沦落风尘,沉沦至此,无由自新,他们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若真有改业从良的机会,消了贱籍,堂堂正正做人,哪怕是绞了头发做和尚,他们也是愿意的。若还有机会与家人团聚,一家人重新开始生活,那就更好了。

也许废除贱籍,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多少改善。也许凭他一个人的力量并不能让他们的生活条件变得更好,但他至少可以尝试改变他们目前生存的环境。

曾几何时,他也像话本小说里的男女主人公一样,对青楼楚馆充满了好奇和探究。可是但凡一个生活在平等自由的国度里的普通人,看到比自己生活境遇更糟糕的人,不说救苦救难,也不该大肆嘲笑吧。未经他人苦,探究他们是宁愿‘坐在宝马里哭,还是坐在自行车上笑’这种问题,对于这些人来说有多大意义呢?一个连基本的生存和自由都没有的权贵阶级的‘玩物’,又怎么能批判他们‘自甘下贱,甘于堕落’。

何不食肉糜?

他知道自己也享受着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没有资格批判什么。他不是救苦救难的救世主,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人。如果他和这些人处于同样的境遇,他或许会无动于衷,冷眼旁观,因为即便真的施以援手,也无济于事,他改变不了什么,也反抗不了什么。可如今他站在权力的巅峰,已经拥有改变的机会和能力,也许只要稍稍帮一把,就能救他们脱离苦海。

虽然他做不到让他们像现代社会那般人人自由平等,虽然这样的想法有点异想天开,虽然这一切甚至只是昙花一现……但是,他还是想试一试,万一成功了呢?

君染决定再多开办各类铺子招纳这些人,比如书肆,绣楼,甜品铺子,酒肆,茶馆……之类,但其实本质上还是要多创造就业岗位,发展经济。

说到发展经济,那就不得不考虑到发展教育。现在朝野内外官办和私立的学府书院甚少,书籍资源也十分匮乏,抄书价钱昂贵,教学成本极高。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