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一寸山河 > 382章 鸿沟

382章 鸿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多个批次的援军,且兵力投送速度之快,令人咋舌。这是他与秦忠孝在开战之前都未曾预料到的——但却绝对不是刘恕所诟病的什么“不了解敌情、盲目自信”。  “政委,感谢你带回来的这两张军用地图,实在是太实用了!”新任支队长索性就转到了刘恕座位的一侧,继续指点着桌子上摊开的地图,开始给对方上课。  他讲到了眼下日军位于山西北部、中部和南部的四个师团的的布势(其实吴子健有所不知的是,日军还有第五个师团也在晋西南一隅,即华北方面军第一军的土肥原师团的两个支队),这四个师团,其中有三个都在依托铁道线驻扎:晋北的关东军后宫师团,依托平绥铁路;晋中的华北方面军山冈师团,依托正太铁路和同蒲铁路北线;晋中南的华北方面军濑名师团,依托同蒲铁路南线——唯一一个例外,就是华北方面军的下元师团,他们所处的地带没有铁路。  但是,日军以四个师团、七万多人总量的兵力,要想控制表里山河的山西全境,是绝对做不到的。这也正是三个师团的日军重点控制平绥、正太和同蒲铁路沿线城镇的关键所在:他们可以发挥铁道线快速运输的优势,一旦某个地方发生战事,就能马上将相邻的军队投送到那里,进而形成局部战场的优势主动。  “这次我们和中央军391团破袭南同蒲铁路,就是吃了这方面的亏;”吴子健感触极深地继续讲到:“我们设想的攻城打援,无非是要打击从几十里之外开来的日军援兵,却没有料到,除了邻近的日军出动,他们竟然还能从百里之外调集重兵快速投入到战场,结果一下子就打破了我们原有的兵力优势。”  不得不听吴子健侃侃而谈的刘恕,敏感地抓住了对方总结性的最末一句话,一拍桌子上的地图,痛心疾首地嚷道:“看看,看看!关键症结找到了吧!你也知道日本人可以依靠铁道线上的快速运输优势、来投送他们的兵力,那你们和国民党军为什么还要跑到铁道线上去自找苦吃呢?这不是明摆着拿自己的短处去碰对手的长处吗?”  新任支队长先是一愣,然后脸上就露出了哭笑不得的表情:“政委啊,你这叫什么逻辑?我都有言在先了,日军主要就是沿着山西境内的这三条铁道线驻扎兵力,我们如果不跑到铁道线上去,又怎么能打得着他们呢!?”  不料闻听此言,刘恕的情绪也更激昂了,索性从凳子上站了起来,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吴子健质问:  “辩来辩去这么半天,你就是钻在牛角尖里出不来——你为什么就一定要跑到铁道线上去出击日军呢?既然他们死守在三条铁路上不动,我们只要不去招惹他们,想必他们也没有多余的力量来攻击我们。这不是正可以利用大好的时间和空间、来埋头壮大发展我们党的根据地吗?!”  吴子健没有随着政委的起立而起立,他就那么坐在桌子前,盯着高比例尺的军用地图,听完了刘恕的质问,然后,一字一句地回答道:  “我从来不认为,发展根据地与攻击日军有什么相矛盾的地方;国难当头,大敌当前,身为中国军人,必然要以保家卫国为己任——日本人就在离我们几十里远的铁道线上,如果眼睛看着他们却不打,那发展这么多的根据地、干什么用?”  说罢,吴子健将手里的树枝再一次丢到了地图上,一脸悲怆地径自走出了房门。  望着老战友的背影,政委刘恕仰天一声长叹,他觉得,横亘在自己与支队长面前的这道思想认知上的鸿沟,似乎永远难以填平或逾越。  八路军林师徐旅关门山派遣支队新任支队长与政委之间的这场碰撞,就这么不欢而散了。  然而,无论是主战派的吴子健,还是主建(建设根据地)派的刘恕,都不会想到,他们刚才嘴头上谈论不休的山西日军,此刻已经在紧锣密鼓地运筹着一场巨大的攻势,锋芒指向的,就是同蒲铁路一侧、太行山区的中国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