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夺嫡:疯癫王爷竟是绝世全才! > 第六百三十六章 钱鹤皋亲至!

第六百三十六章 钱鹤皋亲至!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就拿‘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来说,倘若敌人杀至城下,弹尽粮绝,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那么这句话便从个人气节,民族大义都是无可挑剔的。

可有的人把这句话套用在女人身上,你又该如何应对呢?

如家中尚有四老,还有几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你一个孤苦无依的寡妇,是守寡成全自己的结义,还是找一个人搭伙过日子,把日子过下去呢?

很多人就会用这句话去生搬硬套,最后将一些圣人之言曲解了。

收回思绪,朱钧叹了口气,大业的八股文已经形成体系了,并且大行其道。

宋廉也曾抨击过这八股文,形容过八股选出来的某些人才“与之交谈,两目瞪然视,舌木强不能对”,活脱脱一副无用的白痴、书呆子。

不过,科举眼下不是他能碰的。

他在凤阳办的大学,虽然已经得到了老朱的许可,但老朱的态度也是模棱两可,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毕竟他是皇帝,屁股不能歪。

要是别人寒窗苦读十年,随随便便就能用一纸毕业证书来证明,那还要科举作甚?

这些人文人还不闹翻天?

所以,他还是老实一些得了。

大业的这一次的恩科很有意思,将从他国而来的学子,就近分配到下面的州府。

比如从陈汉来的,大多都是从岭南那边过来。

张周过来的,一般都分配在东山一带。

有当地的父母官接手。

确保他们是否有考试的资格。

初始就是秀才,像童生,是没资格的。

而秀才在文人阶层里,已经有一定的特权了。

若是通过乡试,那就有了功名,那就有了从官的资格,若是恰好有官员退休,那就有机会入仕,但也不是完全的。

这些他国的文人,也跟本地的文人一起参加乡试。

乡试之后,便是会试,可以理解为,各省精英对比。

会试考试的地方叫贡院,每个考生独门独户,在一个小房间里,吃喝拉撒都在里面,朱钧要监考的地方就在贡院。

而会试之后,就是殿试。

主要有策问、传胪、赐宴、谢恩、行释菜礼、立题名碑等。

这跟他没关系,不是老朱就是大哥来主持殿试。

殿试之后,皇帝及大臣根据考生的表现,会划分档次,共有三甲。

一甲只有三个人,叫进士及第,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

二甲若干人,叫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叫赐同进士出身。

如果这个时候还榜上有名的话,基本就可以派任官职了,但任职的官职很低。

看清楚,是直接派任官职,最低也是县太爷!

当一地百里侯,那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一般新科状元,都会进入清贵的翰林院,沉淀几年后,再提拔重用。

大致的流程就是如此。

朱钧思索着科举制度的好与坏,不能说科举不好,但他的确是普通人鱼跃龙门最好的一条阶梯。

但只是靠着科举,还远远不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桥也太小了点。

朱钧觉得自己要造一条路,在不取消科举的情况下,给更多的农家学子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哪怕这条路不足以让他们当官,成为人上人。

两日后,大朝会上,朱钰宣布了朱钧代自己监考成为主考官的事情,一时间满堂皆惊!

宋廉大为震撼,第一个站出来道:“殿下,万万不可,这一次开恩科至关重要,绝对不是吴王能监考的!”

不单单是他,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反对。

就连武将也眉头紧皱,徐进达带兵去了辽东,不少人都看向汤鼎。

汤鼎也是一脸懵逼,都看他作甚,跟他有什么关系?

他心中都骂开了,这小子是不是飘了,科举主考官也是你能当的?

平日科举,都是由德高望重的大臣或者大儒来担任,这一次是恩科,恩科和寻常的科举是有不一样的意义的。

为何让太子监考,这意味着重视,很多人就是冲着这个来的。

天子门生,意味着荣耀。

朱钧既不是什么儒林领头羊,也不是君主,他凭什么当这个主考官?

“吴王呢,没来吗,这种事他怎么能答应下来?”宋廉气的浑身发抖。

杨先也是有些发愣,不过很快,他就反应过来,不过反应过来后,他又苦笑了起来。

这他娘的让他说什么?

反对?

不好吧,毕竟当初跟刘基商量的好好的,要成为‘吴王党’!

可现在要是力挺吴王,这些文人还不把他生吞活剥了?

怎么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