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求生记 > 第三百四十六章 王恕致仕

第三百四十六章 王恕致仕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力幸臣。当时天下人倾心仰慕他,碰到朝廷上议事情有不同意见,一定会说:“王公为什么不说话呢?”又会说:“王公的奏疏就要到了。”随后,王恕的奏疏果然到了。当时流传民谣说:“两京十二部,独有一王恕。”文华殿中书舍人杜昌等人以攀附权贵晋级,御医王玉自陈要求升官,王恕都极力规劝阻止。

在章子俊的眼中,王恕就是一位做学问的教授,也是一位儒家的卫道士,在为官之道上,谈不上能臣贤臣,为官四十多年中,在推荐的用人之道上,保持了一份公心,所引荐的耿裕、彭韶、何乔新等人,都是一时的名臣。这也是章子俊在这样一个时代中,能安稳地度过来的原因,从成化末年起直到目前的弘治年,众多正直的官员充满朝廷,官事和士农工商四民的常业得以治理,特别是近些年来,朝廷对商业的繁荣没有采取剥夺政策,称为极盛,不排除是王恕的功劳。也是许多有点真本事的人上位有关。可能还有章子俊的个人因数在,因为有许多的商事中,跟平安伯牵涉的官员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如果贸然采取一些限制的话,必将有损当前的商业繁荣,牵涉到大批的官员,动摇大明基业。

就目前的六部人员一看便知,王恕 叶淇 耿裕 马文升 彭韶 贾俊,王恕退位后,将有倪岳为礼部尚书、白昂为刑部尚书,耿裕接替王恕为吏部尚书、叶淇为户部尚书、马文升跟贾俊不变动,马文升为兵部尚书、贾俊为工部尚书。

自弘治起,王恕官拜吏部尚书,起先朱佑樘需要老臣来稳定朝局,过后这几年,朱佑樘心里越来越不喜欢王恕,大家想想整天有一位资格极老的人,在眼前晃来晃去,时不时地给你说道,君王之道,要为明君等,动不动就上言十二条,三十六条等,朱佑樘还喜欢王恕吗?自己给自己作传,就是自己给自己唱赞歌,所以就各打三十大板,于是贬刘文泰为御医,责备王恕沽名钓誉,焚毁王恕所刻印版,对邱浚不予追究。王恕第二次上疏请求分辨道理,皇帝没有听从,王恕于是竭力请求辞职。一般大臣致士,朝廷会加封许多的虚职,用来养老,也表示朝廷对臣下的肯定及所作出的贡献。而朱佑樘听任王恕乘驿车回乡,不赐于允许其退休的诏令,每月的廪食、每年的隶仆亦减少很多。

另一个主要因数是因为受彭韶致仕的影响,彭韶弘治三年(1490)改吏部同官,与尚书王恕甄人才,仕路为清。弘治四年代何乔新为刑部尚书,居部三年,秉节无私,与王恕、何乔新称“三大老”,而为贵戚、近习所忌。某一日彭韶对王恕说道,吾辈老朽矣,不要像刘吉那样招人嫌弃,皇上不喜时还懒着了,何不趁此荣光地回老家不香吗?但凡做官做到像王恕这样,这一生中七上八下好几回,也就想的比较豁达,一听彭韶说的有理啊,跟着就致仕了。

王恕致仕的消息传出后,昔日在南京的多位好友跟着也致仕,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南京粮储的刘瑀、南京左都御史黄绂等跟着致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