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求生记 > 第一百五十五章 白马寺夜话(上)

第一百五十五章 白马寺夜话(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不恋战,这里有十六字箴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而不是去面对面阵地战,鞑靼有机动优势,大明应该步步为营,配合前出的对敌骚扰小队,让鞑靼疲于奔命。在这里大明的一些火器要改良,比如营造更多大炮。把大炮轻量化一匹马拉着能跑,提高火枪的射程精度,利用密集的”三段射击“,更重要发明一些新的火器,比如大炮的开花弹,直接用手投掷的手榴弹,可以埋在地下的地雷这些新火器。可是目前朝廷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窝里斗很内行,真正做事的想做事的被攻击,讨不到好,慢慢步入南宋之后尘也。”

两个大佬之间的对话,章子俊的这一番言论可谓“大逆不道”,听得所有人胆战心惊,可是细细思量,却很有道理,虽然里面夹杂着许多没明白的词语,也不好意思细问,显得自个层次低。

商辂感叹道:“自天顺起,鞑靼连续来犯边境,朝廷苦于奔命,每年的戍边银两不断提高,加上内乱滋生天灾不断,我朝危矣。”

章子俊回道:“在军事上要强大,首先是国朝强大,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条件,起码能吃饱饭,而“高产粮”的推广就是最好的强国之计,发展商贸就能提高百姓的收入,收取商税能提高朝廷的税银,不要把朝廷收入只盯在农税上,对土地的改革阻力太大,得不偿失,所以要发展另一条路出来,让无地的农民增加收入,而不是一味地盘剥。取消一些地方杂税,鼓励百姓多种经营,地方之间要连通,这里又有句六字箴言:“要想富,先修路。”

章子俊今晚所说的,就是要让胡靖及韦眷把这些话传递给南北直隶,目前庐州繁荣不是已经看到了吗?如果推广到全国,将会爆发出何等的模样,劳动力根本不够用,还有什么心思作乱,随后章子俊对官员的考核也动了“乌鸦嘴”说道:“各级地方官员的考核任免首先要看当地百姓的生活质量,是否安定,是否吃饱饭,是否有房住,是否能过车的路修通到邻县,如这几条达不到标准,就让贤嘛,可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朝廷应该让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越走越宽广嘛,堵不如疏,看看目前的荆襄流民起事,不就是土地兼并的剧烈和赋役的苛重,加之连年不断的饥荒,流民渐多。湖广荆襄地区即为流民的重要聚居地区。而朝廷的做法章某人不敢苟同,朝廷恐流民聚众闹事,派重兵剿除该地,试图禁止流民进入,但并不能控制流民的涌入。就说到了成化初,入山垦荒开矿者已达一百五十余万人。朝廷还是多次强令逐散,流民在走投无路之下,于成化元年三月在刘通、石龙、冯子龙带头下于房县大石厂立黄旗造反,占据梅溪寺称汉五,国号汉,年号德胜,任命了将军、元帅等职,拥众数十万,分兵进攻襄、邓、汉中,大获全胜。当时朝廷大为震惊,派出了五十几万人围剿,大批流民被屠杀,死者枕籍山谷,这又如何,随之而来的荆襄流民复起又败,来来回回折腾,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连流民为何会增多没有搞懂,只是一味地杀戮,可杀的全是我朝百姓啊,这是典型的官逼民反,何不疏之,流民入山垦荒种粮食、开矿经营有什么错吗?朝廷还能增加税收,只要不造反,就是好百姓嘛,所以当地的官员是有私心的,朝廷对这些地区给他们出路,只要在行政上控制住就成,不管怎么折腾,还是大明的江山,哪怕这些地区朝廷没有得到一文税收,据我所知,从天顺年间起到如今,荆襄流民反复造反闹事,朝廷动用了财力物力起兵压制,所花费的银钱不下百万之巨,随后还有四川山都掌少数民族起事,大藤峡瑶壮族起事,对这些不思教化之地不要一味求成,是要花时间去管理的,压制越凶,反抗就越厉害,这些年来朝廷在这些地方投入的不是民生,而是兵凶,靠杀戮徒增朝廷开支,所化银全部打了水漂,最后也没能压住,就这样反反复复来回折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