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港娱的人生模拟器 > 第176章 一块月饼分给16个员工的老王出事

第176章 一块月饼分给16个员工的老王出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港星不计其数,弯弯出身的也很多,内地同样大把抓。

拍摄时间虽然短暂,但各种战争大场面,大镜头,妥妥属于能名留影史的。

谁让赵东淮人脉广呢?他主导下,别说在港濠弯如何,内地也多的是赵生的朋友啊,不管是韩山平还是中戏、亦或者张一谋、黄健新等等,哪不是朋友?

央视里陆陆续续砸了那么多大电视剧,上美电影厂投资那么多钱,影视圈里谈人脉,赵东淮现在就是小无敌。

电影成本不少,就算很多很多人是免费客串,真实成本也超5000万港币了,主要是战争大场面要花钱。

他也不太确定这电影能否在弯弯上映,能否在岛国上映。

赵东淮也不指望这部电影赚钱,就是留个念想。

话说他穿越到现在,抄来抄去抄了大把的经典,也毁了一些经典,(王文侠传),都是他支持下运作起来的,第一部非抄袭大电影啊。

票房什么的真无所谓。

话说到现在,他发现国外很多传记片很吊,(猫鼠游戏)(心灵捕手)(雨人)等等,都是口碑票房双丰收。

但华夏范围,不是没有能对打甚至镇压那些传记电影的原型啊……

几千年华夏史,值得铭记和大书特书的传奇传记,都多的数不过来,但总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搞的经典影视诞生有困难。

………………

两个小时后。

当赵东淮和周惠敏、阿珍返回尖沙咀赵氏金融大厦,就见章敏一脸兴奋的跑来,“老板,敏姐,弯那边200座万家综合商超,全面装修竣工了。”

“这最后一批装修竣工的20家,什么时候开业?”

2月初弯那边有人想上日円炒外汇的车,同意万家入弯,买大楼买地皮,买来的大楼装修两三个月,四五月份陆续开张。

就是地皮,150多处地皮,兴建到11月中旬连装修都集体搞定了?很基操,绝大部分万家商超才地下两层,地上五层,建设进度3到四五个月完成,都很常见。

进度快慢主要看人数,以及团队是否成熟!

华人置业的团队?那是华置原本的建筑团队,加大规模挖长实、华懋、新鸿基等全港地产龙头们的成熟核心团队一起做事。

而且还在弯弯招了那么多人……

赵东淮笑着点头,“不错,零售体系总算暂时铺满了。”

周惠敏好奇道,“那下一步,华置怎么发展?”

那么多的大团队,大工程结束,总不能都闲着吧?那是几万人的规模。

赵导失笑,“弯弯的建筑团队先留在那边,看有没有合适的项目,有了再说发展,你不是也已经在油尖旺、中环西环北角等地,买了大量旧楼打算重建?”

“旧楼重建计划可以提上日程了。”

“对了,还有大坑村……虽然我这几年怎么去住过,但是以大坑村为试点,可以试试全村社区化改建了。”

阿敏一愣,“全村社区化改建??怎么建?”

赵东淮解释,“这就涉及到新界原住民的丁屋丁权了,我打算和村里说一下,把老房子和全村有丁权的人,丁权集中起来,建现代化住宅社区,虽然村子距离大埔新市镇,还有三公里距离。”

“但若建好了新社区,三公里的路程,以后不管开一个小巴站点,还是村民自驾来往,坐的士往返,都能把大坑村和大埔新市镇更高效连在一起了。”

他这个位面的老家大坑村,距离大埔新市镇不远,三公里……举个例子,类似于21世纪20年代,和县城直线三公里的自然村落。

大坑村全村200多户,一千多人,风貌?风貌就类似周星星和桦仔原轨迹(赌侠)电影里,投降输一半的大口九九哥开乡村赌档的那样。

住宅,有有钱家庭自建的农村二层小楼小院,也有(赌侠)电影陈小刀老宅住房那模式。

赌侠那还是1990年上映的,里面的村落建筑模式,暂时还算领先新界不少农村自然村。

但若集中所有村民的现有房产,和丁权丁屋者,集体建设现代化住宅小区,大小区边缘也打入百家姓,或缩减版万家,比如原屈臣氏旗下的百佳超市,盖一个白天营业的大超市提供果蔬、肉蛋类综合小超市。

修好路!

上巴士路线和的士路线,那么大坑村依旧还在大坑村,却也可以把它看成城区外延的一部分了,三公里而已,那有多远?别说坐的士来往很快,你骑自行车来往都不慢。

若大坑村这样的旧村落改建现代化新社区的样板做好了,很多新界各地的旧自然村,就都有了类似的发展方向。

当然,不会说一起建设,这是长达十年或更久,选一批突出的先建设,剩下的随着时代发展慢慢搞。

就说大埔身为港岛18区之一,除了一个大埔新市镇,还有多少村落?1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