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风起明末 > 第七十章:引蛇出洞

第七十章:引蛇出洞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灯火通明,陈望端坐于明堂之上,一边看着手中的地图,听从着身前那名穿着破烂麻衣的军卒禀报。

那些哨探回禀的消息远比陈望预计的还要清楚一些,甚至还绘出了一张颇为详细的地图,标明了几处重要的信息。

淳化城之中有九百辽骑,这并非是秘密。

那些早早已经进入了城中的流民探子,早已经是用各种手段将其消息递出了城外。

为了防备明军袭营,现在闯军营地已经是宣布戒严。

很多人都只知道李自成是驿站出身,但其实在驿站裁撤后,他还当过边军,还一路做到了把总。

本身李自成就有一定带兵打仗的经验,而后更是统领一路义军作战。

在和明军多次的作战之中,李自成的进步可谓是肉眼可见,扎营设防这种基本功并不差。

面向淳化的一方的营地,虽然因为时间的原因营墙都没有竖起,但是也安置了不少的障碍。

设下了防御的阵地,布置的几乎是滴水不漏,没有多少的破绽。

但后营老弱毕竟太多了,防备并不严格,派出去的哨探全都混了进去。

所有的传出来的消息都被汇总了起来,大致也勾勒出了流寇后营的大致情况。

李自成只分了差不多一万人左右的步队,和三千多名马队的保护。

马队的驻地在最后,步队在外,后营由高杰与韩正两人分守南北,高杰守南,韩正守北。

张承德则领兵在西,护卫后营。

韩正和张承德比高杰地位稍低,但是也是李自成麾下的将领。

陈望还得到了一个信息,惠登相并没有和李自成在一起,而是一路向北,不知道去往了何方。

但是李自成麾下的马队约有九千人,精骑则是已经扩建到了三千人。

步队、饥兵算上后营的共有有四万人,老弱五万。

比起当初在湫头镇遭遇之时,马军和精骑都多得多,实力几乎提升了近两倍。

陈望清楚李自成麾下的马军和精骑可能还有一部分不在这里,在守备从邠州前往三水的官道,防止被两面夹击。

现在李自成其实也是在冒险,自三水到淳化的这一线,这个时候只有一条大道可以通行,两山相夹。

若是左良玉击溃了他殿后的部队,只需要守住三水,他们便将成为瓮中之鳖。

那个时候就是想要单单率精骑逃出都是极为困难之事。

因为需要防守,所以高杰驻兵的营地是在外围。

流寇现在已经不是原先完全乱哄哄的一团,他们已经是有了基本的纪律,甚至在老弱、饥兵营中还有着相关的规定。

不过闯军对于老弱还有饥兵的控制的力度并不高,也没有太过于深入基层,大部分人还是互相不认识,因此也给了哨探机会。

闯军也没有人想过,明军会派遣哨探会潜入后营。

入营的哨探摸清了不少的东西,闯军后营的营地之中,一众军兵的戒备心都极为低,除去在靠近外围的地方守备稍微森严一点,其余都松懈无比。

对于内部的老弱和饥兵营地几乎没有设下什么防守,有些地方值夜的军卒甚至还在睡觉,巡夜的巡逻队也没有几支。

陈望收了手中的地图,抬起了头,盯视着眼前等待的哨探。

和高杰取得联络,现在看起来并非是什么难事。

但是事到临头,陈望却是难以平复下来内心。

他有些犹豫,是否真要传信给高杰,让其与之里应外合。

这其中还是有很多的变数,不能保证万无一失。

万一发生了什么意外导致消息泄露,李自成如果是将计就计,设下伏击。

到时候他领兵出战遭遇伏兵万重,就算是保住了性命,恐怕这个营将也做不成了,一直以来的努力全都白费。

武官相对于文官来说,在战时晋升要快很多。

但是文官出错,最多便是罚俸降职。

但是将校战败,轻则丢官去职,重则论罪斩首。

就算计划成功,高杰在后营搅起了风云,但是他麾下就只有不到两千能够野战的兵力。

卫军守城还可以,真让他拿着刀枪上阵,一旦遭遇逆风只怕是跑的比谁都快。

李自成前营外围共放了六千的马队,六千的步队,中军则是由三千的精骑守卫,共计一万五千人。

两千对一万五,超过七倍的兵力差……

各种各样杂乱的想法一时间都在陈望的脑海之中徘徊。

稍有不慎,便是万丈深渊……

湫头镇之战的过往还历历在目。

陈望神色深沉,目光随着帐内的灯火忽明忽暗。

堂中一众军校皆是屏气凝神,等待着陈望的决断。

陈功、胡知礼两人一切唯陈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