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一穷二白的我一统天下了 > 第四十一章:书阁之辩

第四十一章:书阁之辩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藏书阁一共三层,第一层也就是她所在的这一层,雕工精湛的木质书架上陈列着各式各样的书册,从古今中外的大家著作到医药、历史、地理等学科,无所不包。每本书都被细心地编排在一个专门的书架上,按照不同的类别和主题进行分类,让人很快就能循着标牌找到自己想要的书籍。一层的墙上还挂着许多字画,有些年岁的墨香萦绕鼻尖,书架旁的瓷缸里边随意放着一些卷轴。

薛长平逛到一座书架前,随手拿起一本翻开,只见上面画着山川河流,标注着各地的地名。她找到京邺,两个蚊蝇大的字在书册的中上方,她微微惊讶,没想到,京邺虽说在塞北的南方,却仍处于整个太元的北方,她亦未曾想到,太元的国土竟比她想的还要辽阔。

也难怪乌汗人总是想要从太元手里割点肉。

“你手里拿的是《太元志》比较旧的版本了,上面记载的是太元的地势图,也有各个司、府的图册,府下面是城与县,太小便只记于当地的地图志之中。”

谭衍臣手中拿着一个卷轴,从门外进来走到薛长平所在书架的另一侧。

薛长平想了想,道:“那老师可知,除了北边的乌汗,我们太元,其他地方可有人烟国家?”

谭衍臣站在那边倒也没有要过来的意思,嗓音温润回答:“自然有。西边是外藩,与我们太元人身形样貌差异最大,他们平日说自己的语言,但是也会学习太元官话。南边是海,一望无际,海上曾有志义记载,海中有陆地称为岛,岛上居民凶蛮,出海多匪患。太元在目前已有的国家中来看,是地跨南北的最大国。”

“可是,这么大的地方,皇帝管的过来吗?”

“这不是你该操心的事了。”

薛长平从书架的缝隙只能看到谭衍臣如玉如琢光洁的下巴和纤长的脖颈,闻言略有些不服气道:“是,我只知道,这里人人都觉得太元是了不起的存在,是因为他们生在京邺,享受着太元最好的一切。但是塞北不是,还有无数的小镇小县也不是,这说明现下的国家体法仍有积弊。”

谭衍臣倒是没有像王老那般呵斥薛长平,问道:“有何积弊?”

“这盛世福泽天下人分配不匀,这权力太过集中,为何一人便能越过国家礼法,随意夺予生杀?”

“你说的是皇权?皇权天授,这世上需有人来带领指导,你若读过太史,应当知道,原先天下都是部落群族,群族的兴衰依赖于部落的首领,而各部为争斗又混乱厮杀,直至始皇一统中原,集权各地的行政、军事、财政,是以强健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是,我读到的史书中还有始皇后人继位残暴苛政,百姓苦。有人起义反抗,推翻一朝建一朝,如今的太元建国算是较久,但是我所知道的,不论王朝如何重建,那些角落里的人他们过的日子仍然都是穷苦潦倒,没有任何改变。”

谭衍臣这才从书架后侧绕来薛长平这边看向她,两人对立而站,窗外的光从谭衍臣身后扑来,笼罩在他的青衫上,一头墨色的乌发被一根木簪子半绾着。长身如玉,面色平和,薄唇樱粉,轻启道:

“你只呆在那塞北,怎知这太元究竟如何?百姓若是不满这如今世道便不会立碑歌赞当今陛下治国有方,四方太平。如若百姓不满又怎会像现在安居乐业,歌舞生平?如若不满,又怎会街市繁华,商铺林立;城墙内外,民居四起;教化兴盛,文化昌荣?”

谭衍臣见薛长平垂眸沉思,又道:“塞北本就是夹缝生存的地域,是以造就你今天的性子。但如今太子已与乌汗首领谈和,乌汗保证不再侵犯塞北,并且两地往来通商自由嫁娶,若你现在仍生活在塞北,应当是不同的模样了。”

谭衍臣看向薛长平,只见她抬头意味深长问道:“那一城百姓的性命,便就如此不了了之?”

“自古以来,流血牺牲从不可避免。那些百姓的牺牲换来后代的和平安详,算是烈士先祖,后人会祭奠赞颂的。”

薛长平觉得谭衍臣的话听起来似乎不仅没有漏洞,

还巧妙称赞了任何一方:杀人者和被杀者。

牺牲无辜百姓,真是一个国家强盛发展不可避免的悲剧吗?

可这明明是上位者的权力争夺的结果。

但她又下意识里觉得有什么地方很不对劲让她觉得怪异。

脑海里忽然浮现起都督府对峙那日,结束之后她失魂落魄地回了客栈的画面。

她那日被这面前之人翻云覆雨的话语权而震惊,

因为她绞尽脑汁磨破了嘴,却只换来被劫持刑审。

他和她是不同的。

是了!

她与他不同!

正因为他们不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